日拱一卒,守正出奇

两个不是——程序员读俞军《产品方法论》

    读书笔记     读书笔记·思考·产品方法论

  1. 用户不是人
  2. 产品不是科学
  3. 如何继续学习
    1. 输入
    2. 理解
    3. 内化
title

读了两遍俞军老师的《产品方法论》,我总结了两个不是,建议俞军老师写在腰封上:

用户不是人,产品不是科学。

用户不是人

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,用户不是自然人,而是需求的集合。

—— 2.2 如何理解用户

这大概是这本书最经典的名言,相信各位读者掩卷之后,脑海中都能回响起这句话。

你不是人

错了,不是这句话

在书里,俞军举了微信的例子:如果去掉扫一扫、朋友圈和微信钱包,相信微信仍然是 10 亿日活,但恐怕就并非千亿市值。

对我个人而言,这里有两个点还是值得思考的:

  1. 对于日活很高的产品而言,在增长之外依旧有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;
  2. 始终要理解用户不是冰冷的 DAU 数字,而是一个又一个的诉求;

在用户这一章,俞军进行了很多用户本质的思考,也列举了很多公式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。能板正我一个码农对用户的理解,我觉得已经是善莫大焉。举一个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例子:

近期有一个诉求是提升用户的分享次数。面对这个目标,一般的产品会选择增加分享弹窗的出现频率、或者给分享按钮加上花里胡哨的动画,这种举动往往收效甚微,而且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;高阶的产品则会思考:分享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?实际数据显示,超过三成用户主动进行分享,是为了满足自己展示作品给他人,求得关注、涨粉的诉求。因此主动提示用户分享自己的作品,反而起到了不错的效果。

因此俞军反复在书里强调:同理心是高阶产品经理的准入门槛。同情与同理不同:前者是能理解用户的感受,后者是能感受用户的感受。能够切身处地站在用户的视角思考问题,体会到用户的痛苦一袋米要扛几楼,才能够真正做出契合用户诉求的产品。

产品不是科学

产品工作更接近于社会科学……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,因为它不能真正重复验证,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证伪,而可证伪是科学的最根本特征。

—— 1.3 产品经理做什么

俞军在回答产品经理是什么这个问题上,花了许多篇幅说产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这一话题。我个人理解,这是由于应届生涌入产品这一行列之后,俞军老师不由自主地进行了对做题家的批判(大 佐 狂 喜)。

书里讲到: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大的不同,便是自然科学有研究标的物的属性稳定一致,结论可以跨时间、跨空间重复验证——即有”正确答案“;而社会科学往往研究标的物完全不重复,导致结论也无法普适——即没有正确答案,只有一定场景下的最优解,而且下次也不一定好使。

有趣的是,这样的两相对立,恰如程序员与产品的思维对立:程序员面对的是可预测系统,需要自然科学的锤炼;而产品面临着混沌与未知,因此需要社会科学的洗礼。因此厉害的产品经理与厉害的程序员,在思维方式上会存在着本质的不同——这大抵就是二者相爱相杀的由来了。

因此俞军在书里讲,产品经理要多读心理学与经济学,心理学是产品的微观,经济学是产品的宏观。我个人理解,经济学、心理学不止产品经理要学习,程序员更需要学习。由于程序员长期被做题思维侵染,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就显的尤为重要:因为我们面临的大多数问题都是不确定的,用自然科学的思维去对一切问题进行求解,往往会处处碰壁。

如何继续学习

在聊这个话题之前,想先说说这本书的最有趣的地方:尽管本书评分不低,但首页却能看到各种差评如潮,高分和低分吵个不停。

看了几十条差评,低分段的老铁们大致有三大恨:

  1. 一恨本书为合著:我裤子都脱了,您跟我说这不是俞老师亲自开的光?那金庸跟金庸新能一样吗?
  2. 二恨本书乱发散:作为一个外行想学产品,不料却发现本书是一个心理学外行在讲经济,看完以后直呼外行;
  3. 最恨本书太装逼:通篇胡扯一堆形而上学的感念,看的云里雾里。这就是滴滴产品烂的原因吗,悟了悟了。

高分段的老哥们套路就比较多样了,有单纯慕名点赞的,有认真学习做笔记的,也有确有感悟的

那为什么这本书的评价会产生这样严重的两极分化呢?这样的差异,主要跟读者的阅历不同有关。

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,个人理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:输入、理解、内化。

输入

这个过程是比较简单的,读书、阅读、看视频都可以助人快速起步——例如看过很多评论说看过王刚老师的视频之后厨艺见长,看过罗翔老师的视频之后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犯罪技巧

啊这

理解

零散知识输入到一定程度之后,大脑就会产生负担:人脑天生不喜死记硬背,偏爱寻找规律。但这偏爱又没有那样强烈(毕竟思考耗能太多),因此多数人在日常工作之中没有保持思考的习惯。我愿称之为学习中”惊险的一跃“:只有你亲自杀死脑细胞们,构建出思维模型,才能度过这一阶段。例如在当你学习了王刚老师的各种课后总结,突然发现做饭是一门科学,之后厨艺大增。

内化

第二步构建的模型并非普适的,甚至并非正确的,只有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,才会对知识有体系化的理解。达到纵使千头万绪,也能剥茧抽丝的境界。当然,如果能度过第二阶段,这一阶段压力会小很多:因为在模型成功建立之后,学习有了导向性,而且会更加高效。查理·芒格曾提到他进行分析决策时,会用到一套”多元思维模型“,这些思维模型其实就是已经内化的各学科领域的知识。

不幸的是这个过程不能反其道而行之:一个人在没有输入的前提下,甚至没有理解的前提下,直接快进到内化是完全不行的。长辈的谆谆教诲,我们嗤之以鼻;名流的只言片语,我们趋之若鹜——他们讲的都是有用的道理,然而我们听或者不听,都没什么用。这也就是所谓”听过许多道理,却也过不好一生“。

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两种人对本书的不同态度:产品新人期望能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做输入,但书里都是模型而非输入,让人读了头大;有一定经验的产品老狗反而击节赞叹,因为这本书可以帮助迷惘者理解、理解者内化,因此读之大有裨益。

不过,好评老哥和差评老铁们唯一都赞同的一点是,这本书第五章提供的书单不错,分别列举了一些心理学、经济学和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书籍。因此我整理了一个豆列,就当作自己已经完成了这”惊险的一跃“吧。

啊这

页阅读量:  ・  站访问量:  ・  站访客数: